新浪财经 > 国内财经 > 正文

盘点近期网络传销大案 如何预防误入传销陷阱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2年07月26日 08:41  新华网

  核心提示:近年来,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,传销组织不断变换手段和花样,传销活动从地面转入地下,从有形转入虚拟,并通过互联网骗取不明真相群众。我们国家现在网民已经有4.8亿,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网络群体。传销分子也看到了这一点,与传统异地传销相比,网络传销虽然看似危害较轻,但是由于其成本低、投入小、欺骗性强、隐蔽性高,服务器设在境外,还设有几级密码,会员全部网上交流,而且隔一段时间就换IP地址,一有风吹草动就卷款潜逃,受骗上当的网友也因为损失不多往往宁可吃哑巴亏,很少报案或举报,现在已经有泛滥之势,再不有效打击,网络传销将可能替代传统传销危害社会。

  揭开传销的网络“画皮”——“斐梵国际”特大网络传销案件透视

  警方初步查明,2005年以来,李某某通过“斐梵国际有限公司”免费申请开办所谓的“网店”为幌子,以“金银卡”会员、积分为诱惑,诱骗加入者直接、间接发展下线以获取非法收入的犯罪事实。截至收网前,全国有逾15人成为其会员,涉案金额超过14亿元。

  “这些所谓的电子商务公司披着合法外衣,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。”泰安市公安局侦查员梁志强告诉记者,李玉华很善于包装宣传,顶着“美国加州大学博士”等编造的光环,利用拼接的与领导人合影,让受害者对其产生信任。他通过做宣传片、搞慈善活动、组织大型年会、在各地举办沙龙等方式进行自我包装,引起社会关注。一旦出现质疑,李某某就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不利影响,公司甚至有专门的公关部负责消除负面新闻。? >>>详细

  ESL特大网络传销案开庭 揭“美国石油原始股”画皮

  网上发布虚拟股票投资信息发展3万多名成员涉案数亿

  以澳门为基地虚拟“公司”,依托建在美国的互联网服务器,以投资“美国石油原始股”为诱饵狂骗“会员费”,涉及全国10个省市,网络成员达3万多名,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。

  6月20日,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ESL特大网络传销案,中国境内的主要组织者、网头、骨干分子孔成元等11名被告人因涉嫌组织和领导传销活动罪在法院受审。>>>详细

  太平洋直购案吸金数十亿 或成我国最大传销案

  疯狂吸金数十亿 BMC是一场惊天骗局?

  太平洋直购案或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传销案

  6月1日,江西精彩生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精彩生活公司”)原董事长唐庆南,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逮捕。

  颇具戏剧性的是,唐庆南最初进入人们的视野,并非因为涉嫌传销案件,而是因为他近两年来在社会上取得的“伟大成就”——投资江西十大风云人物、诚信中国创新先锋人物、和谐中国2010年度影响力人物、十大杰出诚信企业家等众多荣誉。

  唐庆南在高喊“全球首创的创富新模式”时,却因涉嫌拉人头、层层批发“未来利润”,被质疑变相搞传销和非法集资。 >>>详细

  返利销售”为何崩盘?--浙江某网站涉嫌传销追踪

  近来,一些号称购物返利的商业网站陆续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崩盘事件,其中以浙江“万家购物”网站最有代表性。

  新华社“新华视点”记者从浙江省金华市有关方面获悉,浙江亿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的“万家购物”网站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,6月12日被相关部门关闭查处,企业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。

  温州再次查获10亿传销大案 会员过万仍以返利诱惑

  一家注册资金才15万的网络公司,三个月内猛增985万注册资金,半年不到就因涉嫌传销被关停,此时涉案金额已高达10亿。

  近日,迫于警方压力,温州建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某等3人向龙湾警方自首,至此这起传销大案的13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。

  建成科技的没落跟龙湾警方之前查处的另一起传销大案紧密相关(温州龙湾侦破上亿金额传销案 全力追捕福建籍主犯)。6月初,温州炬森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传销被龙湾警方查获,该公司利用旗下“中国百业联盟”网站打着返利的幌子,以“500元返500元、1千元返1千元”的模式,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欺骗。高管携带十几亿资金出逃,去向不明。>>>详细

  ===更多网络传销大案===

  “80后”建庞大传销网络 2000元机票返利露马脚

  辽宁朝阳警方破获“红通”网络传销诈骗案

  中国百业联盟网购物返利传销案8涉案人被批捕

  警方提醒网友勿入“梦幻庄园”网络传销陷阱

  涉案3亿多“XC集团”传销诈骗案侦破 3600人被骗

  湖南邵阳查处涉案2亿网络传销案 多达2000余人涉案

  深圳警方破获覆盖全国“幸福缘”庞大传销网络案

  ===当前传销犯罪呈现新特点===

  “拉人头”式传销和网络传销仍是传销的两大主流形态,从打击查处情况看,当前传销犯罪活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:

  一是局部地区发案持续上升,涉案金额增长较快,部分重点地市案件增幅明显,一些重点行业领域情况突出。今年以来,全国公安机关共立传销案件6910起,比去年全年立案总数高出178.4%。

  二是犯罪手段、内容、组织形式不断更新,有歪曲国家产业或区域政策,以“高科技”、“西部大开发”、“连锁销售”为幌子的;有依托互联网,以“电子商务”、“消费返利”、“股权投资”等名义,发展加盟商、代理商的;传销内容从传实物发展到传理念、传“未来利润”;组织形式由大规模聚集“授课”改为一对一或小团体“洗脑”;传销资金以银行卡或网银异地存取,组织运作采取异地遥控指挥。

  三是涉案主体更加复杂了,涉及多行业、多领域,既有农民、无业人员、下岗离退休职工,也有大学生、退伍军人、企业老板,甚至还有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也误入传销。

  四是衍生犯罪明显增多。因传销引发的非法拘禁、致死致伤、暴力抗拒执法等恶性案件突出。

  传销最基本的特性是迷惑性、蛊惑性、诱惑性特别强,传销总是披着一件“合法”的漂亮外衣,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制造一些虚假信息,比如说被国家某些机关授予什么荣誉,甚至编造说获得一些地方领导人、政府部门支持或者政策扶持。>>>详细

  ===公安部官员支招如何预防误入传销陷阱===

  一要认清传销活动的本质和危害,自觉抵制各种诱惑,远离传销陷阱。坚信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、“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对“高额回报”、“快速致富”的投资项目进行客观、冷静的分析,识别其虚假、欺骗、诱惑的实质,避免上当受骗。

  二要掌握判断是不是传销的常识。遇事多看多问:主体资格是否合法,是否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,产品是否货真价实;是否要求发展下线,并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;是否要求形成层级关系;是否要求或变相要求交纳“入门费”、“门槛费”,以获得加入资格;所宣称的原始股、基金等投资是否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,是否在国家规定的场所交易。

  三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。高收益常常伴随着高风险,不规范的经济活动往往蕴藏着巨大的隐患。因此,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,选择合法投资渠道,依法保护自身权益。如:存款应到银行、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,购买股票、基金、债券应到经批准的证券公司、基金管理公司或者银行。对于打着“连锁经营”、“资本运作”、“原始股投资”、 “新型电子商务”等名义,要求缴纳费用发展人员的盈利性活动,要特别提高警惕。 >>>详细

最近访问股

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

热门股票